>中国集邮总公司>赏析>邮戳>知识与趣闻>一枚邮戳圆了中国梦
一枚邮戳圆了中国梦
作者:2014-12-03
摘自:《中国集邮报》

  2012年2月15日,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向众人动情地讲述了他帮助一对美国老夫妇圆“中国梦”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20年前,同一枚小小的邮戳有着密切的关系....。。
    1992年8月21日,伊丽莎白终于实现丈夫密尔顿?加德纳的临终嘱托,来到了魂牵梦萦的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岭。当伊丽莎白离开福州前,异常激动地把丈夫生前在福州收藏的一对脱胎花瓶赠给福州市博物馆,并说福州是她的第二故乡,今后一定再访福州市。这是怎样的一段圆梦故事呢?这段佳话结缘于一枚邮戳……
    密尔顿?加德纳生前是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他于1901年随父母来到中国,在中国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1971年,他们全家迁回美国加州。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回到儿时的中国故园看一看。遗憾的是,加德纳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临终前,他嘴里不断地念叨“KULING,KULING, KULING”。
    加德纳夫人虽然不知丈夫所说的“KULING”在什么地方,但为了实现丈夫的心愿,她多次到中国寻访,结果都无果而返。伊丽莎白为了寻找这个地方,多次来中国,在长江沿岸寻找“鼓岭”,找到的却是庐山的“牯岭”(Kuling)。
    1991年,中国留学生钟翰留美期间住在伊丽莎白家中,在帮助其整理加德纳遗物时,发现一个脱胎花瓶及一封盖有“FOOCHOWCULING”(福州鼓岭)邮戳的信封,认定加德纳当年住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鼓岭。伊丽莎白终于明白了加德纳临终所说的“KULING”,并决定前往鼓岭。
    1992年,钟翰根据这个真实的故事,写了《啊!鼓岭》一文在《人民日报》刊出,激起海内外的广泛反响。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正是看了该文后,欣然邀请伊丽莎白前来福州访问。之后,就出现了篇首的感人一幕。
整整20年过去了。今年2月15日中午,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向众人动情地讲述了他帮助这对美国老夫妇圆“中国梦”的故事,在场的中外嘉宾无不动容:“1992年8月,我和加德纳夫人见了面,并安排她去看了丈夫在世时曾念念不忘的鼓岭,那天鼓龄有9位年届90高龄的加德纳儿时的玩伴,同加德纳夫人围坐在一起畅谈往事,令她欣喜不已。”
    加德纳夫人当时激动地说:“丈夫的遗愿终于实现了,美丽的鼓岭和热情的中国人民使我更加理解了加德纳为什么那样深深地眷恋着中国。”她表示要把这份情谊永远传承下去。
    在这个感人的故事中,留学生钟翰的集邮常识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细致地查看了邮戳的地址后,确定了地点,解开了老人的遗言之谜。
    时下,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可是,邮票发挥的作用仍旧无法取代,实寄封留下的历史印迹将永存。“鼓岭故事”中的这枚邮戳、这件信封,见证了历史,见证了人间真情,为书写中美友好的佳话作出了贡献。